獨嵐空間簡介
獨嵐空間是嵐天音樂創辦人甘聖竹所另外創建的唱片行,位於勝利新村內,
在中山路及康定街路口的原百貨街道,門口招牌寫著「原音」,提供大眾一個舒適的空間聆聽音樂。
獨嵐空間之所以取名為獨嵐空間,是因為老闆認為音樂在一個人聆聽時最能夠與自我對話,
希望能營造出這樣的氛圍,讓人們可以沉澱下來獨自享受音樂。
▲屏東原百貨於今年五月開幕,共有六大主題原住民店家,
分別為原童、原織、原聚、原家、原食及原音,獨嵐空間即是「原音」。
▲原音位在原百貨街道上的第五間,除了獨嵐唱片行外,另有嵐天錄音室提供租借服務。
空間介紹
獨嵐空間陳列各式唱片,共分為四類,分別為流行音樂類、古典音樂類、搖滾音樂類以及世界音樂類。
流行音樂專區內的音樂種類包括在不同年代被大家所喜愛,並在當代掌握排行榜以及一定的傳唱度,
與此區形成對比的音樂形式則是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指根植於西方傳統音樂(包括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的作品,
古典音樂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836年,時間從11世紀至當代皆包含於此,代表人物如巴哈、海頓、莫札特以及貝多芬。
搖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至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音樂(Rock and roll)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
從貓王、披頭四到如今的獨立樂團林立的當代,代表樂器為電吉他。
最後的世界音樂大致可分為兩類:廣泛定義泛指世界各國的民族音樂,
狹義概念即民族音樂、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混合體,
自1980年代以來,慢慢變成一種國際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
▲獨嵐空間在不同音樂類型區域擺放過去許多專輯、黑膠作品,
創辦人甘聖竹希望在人人都使用網路串流音樂的時代下,仍有一處空間可以聆聽CD,回味過往的音樂歷程。

▲老闆收藏的爵士樂與搖滾樂歷史海報,裡面記載了從過往到現在的音樂歷史,
老闆認為音樂是有脈絡的,音樂的歷程與過往的故事對於音樂人成長的道路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陳列周邊的小角落,圖中的帆布袋為嵐天音樂在2020年主辦的瞧下音樂祭紀念商品。
嵐天錄音室
除了音樂創作之外,老闆還表示近期在Podcast的熱潮之下,有許多人租借嵐天錄音室創作節目。


獨嵐空間在各個地方放置音樂播放器及耳機,讓客人可以自由的選取自己喜歡的唱片聆聽,獨自享受悠閒的音樂時光。
對於老闆來說,唱片乘載了許多音樂人創作的結晶,它是在網路尚未發達之際,讓人們唯一能聆聽音樂的媒介,
而在當代市場當中,老闆認為仍有客群比起使用網路音樂,更加喜愛、習慣播放唱片的形式,同時也可以將唱片的生命得以延續。
▲店內擺放老闆精選的黑膠唱片收藏,可以自由播放,老闆建議獨自一人的時候聆聽黑膠,更能夠沉澱下來,細細品味黑膠特別的音色。
黑膠播放體驗
在播放黑膠之前,比起網路音樂便捷的播放方式,黑膠放上唱片機後,
需要先用絨布清潔灰塵,用唱臂對準黑膠刻紋,才可將音樂播放出來。
獨嵐空間以木質色調為主,空氣中泛著淡淡的木頭香,不大的空間卻不會帶給人壓迫感,
讓來到獨嵐空間的人能夠輕鬆自在的享受個人時光。
最能夠代表獨嵐空間的詞語應該是多元化,建築方面是日式風格,空間裡陳列各式唱片,
像是早期歐美的音樂唱片,在其中還融入了原住民文化,多元的元素卻也不會顯得凌亂。
播放黑膠是個新奇的體驗,當真實地拿起並播放黑膠唱片,聽著音樂聲流淌在空中時,
有種無法言喻的感動,就像是將歷史捲曲成黑膠唱片上一圈又一圈的紋理,隨著唱片機的轉動,
彷彿將我們(聆聽者)帶回了當時錄製黑膠唱片的表演現場一般,仔細聽還能夠聽到喧嘩的觀眾聲,
為黑膠唱片增添獨屬於它的聆聽感受,不同於現今的電子產品,是可以真實地將唱片放入播放機中,
而透過這樣的方式聆聽到的音樂更是不同於手機播放出來的音質,給人一種年代感,讓聆聽者更加享受在聆聽音樂中。
在獨嵐空間成立之前,屏東還沒有專門收錄黑膠、唱片的空間,
老闆甘聖竹看準近幾年黑膠再度引起市場熱潮的切入點,打造獨嵐空間,
將自己在音樂歷程上的所見所感回饋給屏東人。
獨嵐空間資訊
- 營業時間:13點-21點(視店家情況而修改)
- 住址:屏東縣屏東市康定街10號
- 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BlueSkyhouse/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olan.space/